top of page

「我們的未來是否依賴技術?(下)」

  • 作家相片: Phil Mak
    Phil Mak
  • 8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還有的是」


人口老化是個龐大的社會議題。考慮到處理日後人口老化為整個社會帶來的影響的工作量而言,著手應對人口老化問題也算一件具迫切性的事。健康老齡化是整個社會的目標,亦是我們醫療從業員樂見的事。如上述所言,這樣一件具迫切性的事,應該會促進技術發展。這些新技術無需要是驚天動地的,只要能幫助老年人生活得更便利,也算是一種有意義的技術發展。


又以假牙作一例。人口老化使高齡人口日漸增加。高齡人士的牙科問題就是一個人口老化下必然帶來的新問題。針對高齡人口的牙齒修復選項而言,活動牙托依然是一個重要的選項。


在種植牙未出現的時代,活動牙托基本上就是大量牙齒缺失的唯一修復選項。

在種植牙盛行的年代,我們日漸忘記活動牙托一物。

在日後人口老化問題更嚴重的時候,因應更多未必適合再作種植牙治療的高齢老人的需要,活動牙托或許又將會重新被大眾所熟知(見註六)。


重新討論活動牙托並不是技術的突破,它是因應年代需要的一種想法上的突破。這是一個以舊的方法解決新的問題的例子:沒有使用新的技術,只是套用新的想法。使用新技術固然是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思考方向;但我們亦不能忘記,往往化繁為簡亦是解決任何問題的一個可取的思路。在某些情況下,活動牙托對醫生及病人來說,也可說是化繁為簡的(見註七)。


畢竟是診所隨筆的部分,寫作角度還是帶有牙醫學視角的。往往談及良醫,也是談及「德術兼備」,亦印證著牙醫的技術並不是牙科診療之中的唯一關鍵。我們,不論醫患,懷抱著長遠的視角看待牙科問題,並沒有涉及任何技術,但是它卻是足以影響我們在未來的牙齒健康以至整體健康的一個想法。



「結語」


「我們的未來是否依賴技術?」


我們的未來是依賴技術的但這說法並不完備。


我們應肯定未來及關注未來。在這時間點上,可說,我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現時是否希望我們的未來只是依賴技術,而答案應是否定的。於是,我們才會繼續思考,令我們的未來不只依靠技術,還有的可以: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下的技術使用方式、物質以外的富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而這些,都會繼續肯定我們的未來是富有人性元素的存在。



註六:我們當然樂見幹細胞再生牙的技術突破作為另一選項!

註七:對比活動牙托及種植牙治療孰繁孰簡並不容易,沒有絕對的答案。醫患雙方均需考慮治療所需時間、技術考慮、病人需要、經濟能力、自理能力、心理及生理接受程度等(不分先後次序)。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論牙模》

這可能是假牙使用者及其家人最感興趣的文章之一! 「牙模」 「牙模」對活動牙托的製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從「牙模」中灌倒出的「石膏模型」,亦往往是牙科工場內工序的第一步(見註一)。 牙科醫生常說的「印模」,在年長一輩的口中,則多是「打模」(見註二)。類似的概念,在不同的時代背景...

 
 
「我們的未來是否依賴技術?(中)」

「時代背景」 後現代主義一點說, 這是一個前人工智能的時代。 正如不同新聞及文章所述,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的未來有機會將會到一個未能想像的維度。但另一方面,我們現時仍對衣食住行有所擔憂,生老病死相關的事,依然是現時的永恆命題。...

 
 
「我們的未來是否依賴技術?(上)」

二零二五年法國高中哲學筆試的其中一道考題是「我們的未來是否依賴技術?」(見註一)。 或許我們在日常生活,或不同的工作範疇之中,都曾對類似的問題作出思考。 「值得思考」 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人思考過上述問題的可能性,非常之低。但不同時代下對同一問題的討論,應至少帶有一點年代特色...

 
 
bottom of page